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招商引资 > 正文
    购物车
    0

    待开发的----叠洞河

    信息发布者:陈永明
    2017-04-11 16:58:05    来源:大话利州   转载

    蜀道景点之一亟待开发的----叠洞河

    李义江

    位于广元市朝天区临溪、麻柳、曾家两乡一镇交汇处,从北到南有一条河,河水从上洞出下洞入全长不足两千米,古人根据水与洞的结合而取名为  “叠洞河”,现属于临溪管区。叠洞河清清的河水在他自己开凿的乱石道上欢蹦乱跳倾泻而下。她已经沉睡了上万年,后人推断她是由东西走向的大巴山脉,在一次大地震中断裂,形成的一条世界上最短的河流,整个地形四面环山,东西凸起的山峰到河底部有千米,人们称之为“小三峡”。以前高山上经常出现猴子、老鹰、獐子、麂子等动物,现在为数不多,也许是生态破坏的缘故。2001年四川广元电业局投资上千万元从叠洞河引水到麻柳乔田村建了一个大型发电厂,一条长四千米的渠道,象巨龙翻山越岭穿越隧道所引去的水不但发出了巨大的电能,还解决了上千人的生活日用水,造福于人类,永不休止的服务于人民。

    而今蜀道文化不断开发,特别是叠洞河的旅游事业亟待人们去开发和利用她的全部价值,许多关于叠洞河的美丽传说故事,至今还还流传于民间。天然的溶洞群,独居将心,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权家洞、盖云东,洞的宽敞深邃和自然景观无以伦比。清朝嘉庆年间(1752年),当地百姓为了躲避战乱(白莲教)数十人藏于权家洞内,长达数月,本来米尽梁绝,为了迷惑外来入侵之敌,还在洞内杀猪宰羊,敲锣打鼓,到最后幸存者不足十人。生还者为了纪念这段相依为命的历史,称之为“权马二性是一家”。现在权家洞存有碑文,和古人取水凿的梯步,洞口厚厚的石墙,大碾盘等痕迹在此。

    叠洞河的容洞,人们去过的也多,没有人去过的也多,有人去游玩的洞,洞内比较安全,在灯光的照耀下金光灿灿,高大的石钟乳,石佛、石人、石马、石羊、石笋、石龙、石虎、石笋、石椅、龙宫仙景等等,千奇百怪,生龙活虎,应有尽有,尽饱眼福,看过的人忘不了,没有看过的人感到终生遗憾,堪称世界溶洞之最浑然一体,洞深遂而宽敞,美丽而含羞,没有加工和修饰的洞里洞外还是一个自然封闭区亟待开发。

    出水洞口和河道上相隔两三百米,权家洞一个大碾,其余两地有两两栋大磨,直径都在两米,厚度0.3米,当地人不知道它有何用,有人猜想是碾粟米用的,有人猜想是用来碾矿的,还有人猜想是古人安装的水磨……究竟古人用它做什么,还需专家下结论。

    河的中下游有一深滩,当地人称它为“财坝河”,滩水很深,虽清澈但看不见底,“水中莲化”百年一现,1976年农历大年三十夜,当地有许多人目睹了这一奇观,如果象老人传说的那样,到2076年后人可以再次目睹这一奇观。

    落水洞口的洞穴内,生有水中动物,当地人称它叫“水驴子”,相传在1930年,水驴子上岸与洞口草坪上面的母马相配,这匹母马后来产下了五条腿的“骡子”,主人认为它是一个无用之物,养了两年,引来了看希奇的人不少,来看希奇的陕西布客,用了两匹土布换走了这个怪物,牵到河边,洗尽污垢,用布裹着肚子上的一条腿,骑上它腾云驾雾远走高飞了,后来主人家才知道是“千里驹”。

    落水洞口处阳面有怪石象男性生殖器外部,相对应的阴山有一小洞穴象女性外阴部,相传两山60年会相会一次。现在有人在“男性生殖器”上面系上红布,下面烧一些钱纸祈求儿女的降临,据说还很灵验。

    落水洞口和出水洞口处各相距不到300米远,各有一个小山峰,高不过100米高,圆圆的象钟乳,取名叫“寨子堡”,古人在上面建有庙,上面还有铁钟,生铁铸造的钟有两吨重,在文化gm时期打烂造了农铧,庙也抄了,现在还有痕迹在。

    叠洞河由于山峡日照时间短,日出日落在东西两面山形成的日规线,只要有日照当地人就能准确判断出时间来。

    叠洞河山高坡陡,高耸入云的是石灰岩,形成的坡地是风化了的砂土地,裸露在外的是砂石和石灰石,就在这砂石山坡上东西两面各生一根风景树,西面山坡上一颗“万年铁甲松”树冠如伞,树干直径有一米,根部牢牢扎在砂石缝里;东面山坡上的砂石缝里生有一颗“千年古柏”,露出地面部分分蘖出八根一样的树,人们称它“八根树”,现在每根树的直径均在25厘米以上。

    叠洞河以前居住的人们把她当作世外桃园与世无争,选择她的目的,是以天然石岩作屏障,以天然溶洞作掩体,防止外来入侵之敌,他们还祈求神灵保佑,东西两山各建一个土地庙,东面山是土地爷,西面山是土地婆,他们都各负其责坚守岗位,当地人如果山上放的马牛羊丢失了,家中养的鸡不见了都得去问问土地爷。东面山还建有两个龙王庙,山根庙里住的是龙王三兄弟,下边庙里住的是龙王三太子,出水洞的洞背上还建有一个观音庙,这三个庙每年到了农历五月二十,正月初一,有许多人前来朝拜,当地人遇到大灾大难,生疮得病都得祈求神灵保佑。为了防止山上巨石下滑,山下用巨石塑有一个“降山石狮”日夜看着山,为了防止水翻丫,马牛掉到悬崖,人们在落水处立有“灯杆”,现在叫她灯杆丫。据说1939年有人盗走了灯杆丫的宝物之后就年年洪水翻丫,造成了几十亩粮田变成了乱石坝。

    叠洞河与麻柳山水相连,非物质文化遗产“麻柳刺绣”还未失传,至今当地还有一些中年妇女能刺能绣,因为麻柳刺绣是流传于朝天境内的麻柳、鱼洞、临溪、小安等一带的刺绣总称,是一代一代亲族传承而继承发扬的民间艺术,是麻柳鱼洞、临溪、小安等一带先民在自给自足的悠闲生活中创造发明的纯朴精美民间艺术珍品。

    麻柳刺绣就地取材,所用材料仅用简单的针、线、布,通过黑、白、红、蓝等土布和彩色棉线,配以不同明暗的冷暖色块。所绣制品,针线详密,色彩鲜艳,令人赏心悦目。所绣图案或耕种收割、婚嫁礼仪、爱情婚恋、或人物猛兽,花色多样,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典型的川北风情。

    麻柳刺绣作品具有很广的适应性,其作品多为各类日常生活用品,如帐帘、枕套、围腰、手巾等;其构图主要是连贯式和分段式两种。两种构图方法既可以单独成图,也可以相互交替使用,具有浓厚的羌绣特色,但与羌秀风格上有所不同,独成体系,称为麻柳刺绣。符合传统的美学思想原理。麻柳刺绣的题材丰富,他们通过对人物、山水、动物、花卉的夸张、概括、变形而成特殊的装饰语言,借以表达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如国泰民安”“清官出巡”“老鼠嫁女等作品。并常用龙、风、狮、虎、帽、荷花、牡丹等图案象征吉祥、幅寿、平安,其中最有趣的是把狮虎等猛兽化惩恶扬善的可爱形象,浓眉大眼,虎虎生威,线条简洁明快,造型生动别致。这种艺术的夸张和变形,既不失去生活的真实,有使刺绣作品极富有装饰和艺术美感。

    叠洞河还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倮戏”、“山歌”等等与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形成立体文化她正等待人们去开发和利用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